首页

圣水男奴

时间:2025-05-28 19:07:34 作者:今年江西已遭受10次自然灾害 造成25万余人受灾 浏览量:86847

  中新网南昌5月28日电 (朱莹)“截至5月20日,今年江西共遭受10次自然灾害过程,其中,风雹灾害5次,洪涝灾害4次,干旱灾害1次,造成11个设区市25万余人受灾。”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、政治部主任刘闯28日在2025年江西省“安全生产月”活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。

 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,今年以来,江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。1月至4月,该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“双下降”,同比分别下降25.23%、27.88%。

  刘闯介绍,预计6月份江西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,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,有5次降水过程,但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雷电和短时强降水、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。同时,该省生产经营建设活动逐步进入旺季,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,安全防范压力进一步加大。

图为28日,江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5年江西省“安全生产月”活动新闻发布会。江西省应急管理厅供图

 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要事。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“安全生产月”,活动主题是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——查找身边安全隐患”。2025年“安全生产月”,江西将组织开展“查找身边安全隐患”系列活动、开展“6·16安全宣传咨询日”活动、组织实施全民安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、抓实安全宣传与实践“双六进”活动、积极打造安全文化宣传阵地等。

  去年以来,江西在产业园区、影院、公园、景区、广场等人员密集且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,打造一批集知识性、趣味性、互动性、体验性为一体的安全文化主题场所。截至今年5月,该省已建设主题影院42个、公园22个,主题广场、产业园、企业、景区、安全角33个。

  其中,应急管理(安全文化)主题影院创新应急科普形式,以“科普+娱乐”的方式,深入公共场所,发挥“小阵地大宣传”的效果,使影院成为普及安全知识的前沿阵地。主题影院利用AI科技赋能,推动“安小宣”主题智能互动机器人,设置“安全印象长廊”“安全文化创意长廊”等展区,利用随处可见的“安全”元素,向群众普及应急知识和安全常识,让安全文化建设落地生根。

  “我们将一以贯之地推进理念创新、手段创新和工作创新,强化安全发展理念,提升全民安全素质,让安全生产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。”刘闯说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获悉,该省近年来组织开展长江安徽段“大保护、大治理、大修复,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”专项攻坚行动,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新一轮提升工程。2022年,安徽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2.8%。

中国朝鲜族鹤舞迎来一批年轻传承者

2022年,21岁的多杰吉返乡后在村里开起一家网红孵化机构,通过电商平台向全国朋友推荐村里生产的牛羊肉、青稞啤酒等。“我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我的家乡,看到这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。”多杰吉说。

李家超回顾上任两年:不少政策已愈见成效

北京2月21日电 近日,由高满堂、李洲编剧,郑晓龙、刘璋牧导演,白敬亭、丁勇岱、金晨领衔主演,刘冠麟、刘钧、左小青、姜妍、胡可、宋家腾、李乃文主演,倪大红、王劲松特邀主演,王迅、包贝尔、王小利、涂松岩特邀出演的年代情感群像大剧《南来北往》正在热播。有观众表示,《南来北往》节奏紧凑,堪比“电子年货”。

外交部介绍王毅与伊朗外长通话细节

根据医疗准则,赛事医生在裁判的指导下,有责任应对球场上的紧急情况(包括疑似心脏骤停),并在这种情况下提供干预,直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(如救护车)。

淬火丨第四集 步调一致向前进

加快推进绿色数字生态文明建设。生态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。数字技术的介入为生态治理全流程提供支撑,让精准识别、实时追踪环境数据成为常态,让及时研判、系统解决生态问题成为现实。从海漂垃圾重点监测、空气质量精准研判,到指挥中枢部署工作“点对点”、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“无纸化”,福建生态环境大数据云平台依靠海量数据与强大算力,不仅能够高效监测、主动预警,还具备了科学分析、有效应对的功能,为生态环保工作者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带来了更多帮助;在湖北石首,天鹅洲保护区内的水温、溶氧率、江豚进食量等数据被采集汇总到智慧生态保护系统中,助力动物保护更加精准高效……数字化、智能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路径。面向未来,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,畅通跨地域、跨层级、跨部门的互动渠道,集聚政府、企业、社会公众的力量和智慧,推动形成网络化、开放性的多元协同治理格局,把数字技术贯通于监测评估、监察执法等生态环境全业务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中,不断丰富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场景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